×
地学前缘

新时代地方高校国际化地学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

一 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时代背景

随着文化发展交流全球化和多边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深入,急需培养大批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选择[1]。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2]。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与“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融合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高校国际地位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3]。地方高校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区域产业结构和行业特色等限制,国际化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借助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展学术视野,与国际学术标准靠齐,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成[4],从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生源和国际化视野培养多方入手[5],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地方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 东华理工大学国际化地学人才培养路径

东华理工大学立足历史、彰显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构建了“引、派、联、援、收”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引,依托高校引智项目,培养高水平地学国际化师资队伍

“引智项目”是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开阔高校师资队伍视野,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信息的交流与融合[6]。“一带一路”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也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引智工作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吸引国外优质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和江西省外专局引智项目的大力资助下,东华理工大学积极引进国外资源环境生物技术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技术指导和合作研究。自2000年到2018年,先后引进20余人次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英国威尔士大学和智利天主大学的微生物冶金和生物修复专家,开展溶浸微生物技术实验研究,完成了10多个国家外专局的引智项目,为东华理工大学建立溶浸微生物技术高水平实验平台奠定了基础。东华理工大学也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单位,先后有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通过引智项目培养了教师、博士生、硕士近百名,他们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技术骨干成员。

(二) 派,借助国际机构和高校平台,培养行业青年专家

东华理工大学持续派出多批青年学者到捷克共和国的世界铀矿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德国世界水文地质学暑期学校进修学习,通过与国际学者课堂交流、高水平实验室观摩和野外现场考察,每年有20多位青年学者出国访问,深入了解国外地学领域研究技术、手段和成果。

东华理工大学一直同国际高校如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里缴纳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如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境外高校为东华理工大学培养了多名地学领域博士。

(三) 联,跟踪国际地学研究热点,联合开展前沿科学项目

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既能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教育理念和资源,又可以让其他国家看到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促进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7]。地热能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研究是国际地学领域研究热点,东华理工大学紧密结合国际地学领域研究发展趋势,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通过联合申报国际交流项目,开展相关领域研究,联合培养地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如中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俄罗斯环贝加尔湖地区和中国东南部江西省含氮热水地球化学”,金砖五国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印度、俄罗斯特定区域水系统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东华理工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印度德里国家科技研究院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考察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学习平台,增强国际间研究生国际交流。

(四) 援,发挥学科优势,提供国际技术援助

发挥学科优势,多渠道开展科技援外项目。东华理工大学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承担单位和免费咨询专家派出单位,承担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技术人员培训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次主办铀矿地质、同位素水文地质高级人才培训班,为20多个国家培养了近200名铀资源勘查与开发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多次派出专家到其他国家开展技术援助,开展铀矿找矿和采冶工作。优秀地学领域毕业研究生直接参与巴基斯坦铀矿山开采和核电项目建设,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做出贡献。

上一篇:浅谈培养农村学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