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学前缘

三江之源为何在青海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靠拢、逼近、碰撞、挤压……

一亿多年前,位于南半球的印度板块与冈瓦纳板块分离后,跨越赤道,开始了向欧亚板块漂移;大约六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洋底终于碰撞在了一起。

在这场“漂洋过海来看你”的“旷古绝恋”中,印度板块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它积蓄起全部的力量,斜插进欧亚板块的底部。大约距今四千万年前,因为两个板块的“相恋相依”、叠置挤压,青藏高原脱胎成型。

山河重塑,日月新天。当年轻的高原从古特提斯海中脱颖而出时,世界的模样发生了改变……

▲积水成冰育大河(资料图片)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三条汤汤巨流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青海作为生命的起点?三条大河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有着怎样的关联?

开讲人安福元

安福元,1981年生,青海湟源人,博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为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主任,主要从事盐湖环境演化与流域地表过程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3篇、核心期刊论文9篇。主持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国家基金委函评专家和地学国际学术期刊评审专家;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科学顾问。

2020年,中国科学院向媒体公布,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课题组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储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的径流量进行初步勘查后估算,三者之和的储水量超过了9万亿立方米,至少相当于230个三峡水库的最大蓄水量,青藏高原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水塔”。

◆地貌格局让水往东流

青藏高原是一个至今仍在不断成长的高原,当然这种成长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目前已经隆升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度。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湖泊密集、河流纵横、湿地遍布、冻土千里,丰富的水资源让这里成为了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河流东逝润河湟本报记者海东摄

青海的地形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面貌,比如说,青海西部的可可西里高原,地理学上称之为可可西里地块,这里的平均海拔超过了4500米,可是青海东部主体海拔却在4000米以下、3000米之上,青海海拔最低的地方甚至不超过3000米,“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所以青海的大多数水注定是向东流的。

我们再看藏北高原,藏北高原的海拔虽然也比较高,但是地势落差很小,几乎是一个平面,不具备形成河流的条件,大量的水资源储蓄在那里,形成了湖泊和湿地,所以藏北高原的“错”就比较多。藏语中,“错”就是湖的意思,比如纳木错、色林错、玛旁雍错、羊卓雍错等。所以说,是青海独特的地理格局,让这里成为了三江的发源地。

◆水从海上来,落地即为雪

那么,青海的水又来自哪里?青藏高原矗立在亚洲中部,对整个地球的气候和地貌构成影响巨大。

我们首先说说对气候的影响。影响青藏高原乃至亚洲地区的季风有两个,就是来自印度洋的印度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亚季风。因为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同,在陆地和海洋面形成了不同的气压,青藏高原的高原面受热后,空气被加热,不断上升,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水汽开始填补高原面空气受热上升后形成的空缺,于是就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了泵吸效应。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填补低气压造成的空缺时,受到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形的影响,不得不一路攀爬,攀爬的过程中因为温度降低,发生冷凝现象,于是形成了降水。很多人以为青藏高原降水稀少,其实青藏高原上季风经过的地方降水相对充沛,在主体高原面上,降水不是以雨的形式降落的,而是以雪的形式降落,久而久之形成大规模的大陆性冰川,也就是说,青藏高原大量的水资源是以冰雪的形式存在的。

◆三江源巨大的储水器

因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南北挤压、碰撞的原因,在青藏高原形成了一系列高大山脉,而且青藏高原的山几乎都是东西走向的,比如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昆仑山、祁连山,这些山都处于一些次级地块的缝合带上。也就是说,青藏高原不是铁板一块,它是由一个个东西走向的次级地块拼接起来的,每两个小板块的缝合地带,由于地体俯冲拼接而形成一列山脉,青藏高原就像是被挤皱了一样,褶皱隆起处就是一列列几乎是并列走向的高耸的山脉,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角力产生的能量实在是太惊人了,这些山脉对于青藏高原成为亚洲水塔的作用举足轻重。

上一篇:【驻华大使看两会】“‘十四五’开启中国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