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学前缘

地学课程思政内容探索与建设思考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整体课程观,指在推动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履行育人责任,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各类非思政课教学中根据课程自身的特性深入挖掘内隐的思政教育资源,并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间接性、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1]。2015年开展了一项内容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科学素质与学历呈正相关关系。但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也仅为40.47%[2],这表明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科学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2016年,上海教育领域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课程思政”这一命题,旨在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通识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度“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3]。2017年,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再一次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4]。地学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地学知识、地学工作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专业理性的统一[5]。

地学是地球科学的简称,是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以及其衍生学科,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新时代地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环节,地学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更应该侧重对人才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但当前地学课程思政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被人们所了解,地学课程思政发展缓慢,存在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学习没有太大联系等问题。培养地学人才,高校的课程教育是基础,而思政教育对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十分重要,关系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文结合地学思政建设,从地学人物、地质遗迹和地学发展重大事件切入,探讨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的策略。

一、课程思政内容探索

1.地学人物的挖掘

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地质学家做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中国地学的发展是一代代地质学家努力钻研实现的。挖掘著名地学人物,学习地质学家怀揣梦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对地学的思想政治建设尤为重要。如闻名中外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国家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元勋[6]。被誉为“黄土之父”的刘东生,创立了黄土学,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并奠基了“多旋回学说”,使得中国第四纪研究在世界领先队伍中[7]。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为找矿开辟了新思路。黄润秋[8]针对工程地质问题,为滑坡和崩塌的预测和防治做出重要的努力,将中国重大的滑坡进行形成机制分析,得出查明边坡(滑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是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的结论。张弥曼与古生物化石打交道,使中国地质学古生物走向世界前列,提出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地层是在海陆过渡相和陆相交替的沉积环境下生成的看法[9]。

地学人物的信息挖掘,学习地学名人精神传递给学生是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可鼓励更多研究者在从事地学研究工作时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从李四光身上,我们学习热爱学习、不怕困难的钻研精神,树立远大志向的梦想精神以及科学救国的爱国精神。刘东生教会我们从事科研事业需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保持谦虚和感恩的态度生活。陈国达在研究构造地质学的过程,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正是新时代青年工作者需要向其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传递为科学真理艰苦奋斗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7]。当代地学名人黄大年同志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我的优秀典范。从地学著名人物中学习地学科学家的刻苦钻研、不屈不挠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以及他们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的科研理念,再联系当今地学的专研精神,通过这些著名的地质学家的科研品质,更易于加深学生对地学的理解和地学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

上一篇:地学类专业大学生质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Top